“经销商”潜伏葡萄酒进口商,后者:狗血遭遇这圈子水太深!|微酿观察

来源:时间:2020-11-25 17:23:52

Micro说:经销商中竟有“内鬼”?葡萄酒进口商的狗血遭遇。

“经销商”潜伏葡萄酒进口商,后者:狗血遭遇这圈子水太深!|微酿观察

近日,据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进口商负责人向微酿爆料,他遇到了经营进口葡萄酒后的遭遇。

——“狗血!简直不可思议!”该负责人难掩心中的悲愤。

背景:

一年前,该企业由于客户答谢维护,经常在春节和中秋前夕采购一定量的葡萄酒,在运作的过程中发现进口酒生意还是“有利可图”的,与其被别人挣钱,不如自己干挣市场的钱,于是便专门成立了进口酒采购销售团队从事进口酒业务。

由于是事业部架构管理,“进口酒团队”部门一夜之间突然背负了一定量的“KPI”,除了维系正常的存量客户,事业部还要做“增量”业绩——对“葡萄酒”行业并不熟悉的原企业的“插班生”来讲,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招片区分销,开品鉴会,最传统也是最常规的打法。

“上半年招了十几个经销商,品类也不多,每位交了2万元的保障金,由于对这个行业并不太了解,也不想在保证金上设置太高的门槛儿,此后几次展会和聚会,我们都会和这些经销商在一起吃个饭,互相分享一下运作经验。所有情况看起来都非常正常。”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但最近一两个月,其中几个经销商明显流动不足,电话沟通主要都是说疫情原因,我也不在意,后来干脆一点沟通都没了。正当我们自己检讨自己工作时候,其中一个最紧密的经销商突然电话我:你的经销商中有内鬼,他把你的客户全挖走了!没挖走的,对你的管控自然也不满意,动力自然不足。”

负责人“当头一棒”,赶忙翻阅这位“经销商”的朋友圈,几个月下来除了自己的产品广告,并没有任何痕迹,看起来还是很正常的,但转念一想:“也许,一尘不染,这才是最不正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后来通过调研,真相浮出水面:

该“经销商”是某进口商的“正牌销售”,而该公司与主人公进口商做同一国别品类的产品。用价格策略精准潜伏做对标,从而策反其他经销商。

负责人得知真相后随即拨通该“卧底”电话,揭露他的丑行,并提出:

1.断绝经销关系;2.赔偿经济损失;3.保证金不退 ;4.退还经销商品。

而令负责人颇感意外的是,“卧底经销商”似乎早已做好了摊牌的准备,表示:

1.就没指望真心做,谈何断绝?

2.赔偿损失欢迎起诉,事实上该“经销商”身份也没挂靠到对标的“进口企业”上,诉个人诉不了企业,官司一定会变成即便打赢也是打输的拉锯战。

3.保证金如果不退——可以,反正2万元也不多,就把之前的进货低挂到“电商”上,扰乱你现在的经销商价格体系。

“我当时听到后简直五雷轰顶,本想着这个简单贸易生意很简单,怎么会遇到如此狗血遭遇!哎!进口酒这圈子水太深!”他对记者说。

“为收回之前货物保证盘面不乱,最后我们还是妥协就犯了,退了他的保证金。事实上,除了他小号手机的朋友圈图,他几乎一瓶都没卖!”负责人懊悔道。

该事件虽然比较离奇,但确实值得从业者深思:

1.进口酒生意看似简单贸易,但运作起来并不简单,有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内在规律。看似利之所趋,但隐形风险成本很高。操作该葡萄酒生意一定要对自身条件做充分的评估,尤其是在目前大盘整体下跌,挤压式的市场环境下,敬畏之心躬身入局,小心行船;

2.要对经销商进行充分评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知己后做到充分知彼。不要被短暂的KPI拉着跑,品牌运营一定要上下游都是品牌运营思维的人携手操作,拿个品牌不容易,避免胎死腹中,一招算错,满盘皆输;

3.在日常活动上,最大限度排查以“品鉴+培训”获取商业资源的竞争型企业和个人,团队从领导到执行人员建立敏感意识;

4.要差异化选品,并在所在产品属性上深挖服务,体现渠道商商业端特殊价值,增高壁垒,即便没有别人来搞,不建立长久竞争力,生意也不会长久。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