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故事会:我是一杯有历史、有故事的葡萄酒

来源:时间:2021-06-01 15:41:05

喝过了许多美酒,但是关于名酒故事会:我是一杯有历史、有故事的葡萄酒你了解吗?下面挑战你的认知极限,向您介绍名酒故事会:我是一杯有历史、有故事的葡萄酒。

葡萄酒作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学习葡萄酒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不仅是葡萄酒理论知识,也有葡萄酒文化和历史。在葡萄酒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真真假假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本文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一些有趣的传奇故事。  

1. 香槟(Champagne):“胜利之酒”背后也有叹息  

据说,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最钟爱香槟。每次重大征战前,他总要到酩悦香槟(Champagne Moet&Chandon)的酒窖来痛饮美酒,之后便能酝酿出高超的作战方案。而对于拿破仑最后兵败滑铁卢,有人说是因为在滑铁卢战役出征前,拿破仑因故未能到酩悦酒窖痛饮美酒,由此造成了这一历史遗憾。由于拿破仑的原因,香槟也被人们称为“胜利之酒”。

如果说军事天才拿破仑需要香槟来运筹帷幄,而路易十六(Louis XVI)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则需它来一醉方休。传说,玛丽王后是香槟产区埃佩尔纳镇(Epernay)的一个葡萄酒农的女儿,1770年,18岁的玛丽被选为王后,小镇的酒农为玛丽王后建立了一座凯旋门,王后离家那天,全镇的人出动欢送玛丽王后。带着香槟赴巴黎的玛丽激动得“砰”的一声打开一瓶香槟酒洒向欢乐的人群。  

然而好景不长,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玛丽王后仓皇出逃,却最终于家乡的凯旋门被革命党抓住。面对凯旋门,王后触景生情,再次打开香槟,人们听到的却是玛丽王后的一声叹息。后来,为了纪念玛丽王后,香槟区的酒农们除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外,平时在开启香槟时,是不弄出声响的。当酒农们拧开瓶盖,酒液发出“咝”的气声时,他们会说,这是玛丽王后的叹息声。  

2. 马德拉(Madeira):“不死之酒”方能见证历史

大航海时代,葡萄酒在长途航行中不断遭受白天高温和凉爽夜晚的摧残,为了防止葡萄酒变质,人们会往酒中添加白兰地(Brandy)。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葡萄酒颜色变得更深邃、口感变得更丰富,还发展出了坚果和果干的风味,深受探险家们的喜爱。这一循环过程,即“马德拉化(Maderization)”,也被马德拉岛上的人们仿效,用以酿制马德拉。也正因为这样,马德拉被人们称为“不死之酒”。  

1776年7月4日,美国签署《独立宣言》,众位开国元勋畅饮马德拉。为什么是马德拉?因为美国市场上的马德拉都是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的走私生意。汉考克是第一个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人,是整个北美十三州的首富;他带头抵抗英国殖民者,掏了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以支持革命党的花销。1775年的大陆会议上,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在这份委任状上签字的会议主席就是约翰·汉考克,美国没有自己的政府之前,大陆会议的主席,就是一把手。

在汉考克走私马德拉的过程中,还曾引发过血案。当时,汉考克用来走私马德拉酒的船只“自由号”在波士顿被英国殖民者扣留,殖民者用此来威胁汉考克交税,汉考克却直接派人将船只烧毁。后冲突不断升级,殖民者在波士顿街头用枪打死了几个平头老百姓,《波士顿纪事报》借题不断将其渲染为“波士顿大屠杀”事件,即“马德拉酒引发的血案”。   

3. 经典基安帝(Chianti Classico):黑公鸡划分出的“王者之酒”

名酒故事会:我是一杯有历史、有故事的葡萄酒

黑公鸡是经典基安帝葡萄酒的标志和历史象征,这只黑公鸡的由来也是颇为传奇。中世纪时,亚平宁半岛(Apennine Peninsula)的佛罗伦萨城(Florence)和锡耶纳城(Siena)为争夺领土,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为了结束战争,双方决定把命运交给鸡来决定:在公鸡打鸣的破晓时分,两个国家分别派一名骑手从城市出发,骑手相遇的地方就是双方划分领土的边界。    

锡耶纳人挑了一只白公鸡,佛罗伦萨人选择了一只黑公鸡。佛罗伦萨人把黑公鸡关在黑暗的笼子里,并且不给喂食,黑公鸡一直处在饥饿和时间混乱的状态中。决战当日,黑公鸡被佛罗伦萨人一放出笼子就大声啼鸣,佛罗伦萨的骑手凭着它的啼鸣马上出发。而锡耶纳的骑手直到白公鸡正常打鸣时才出发,由于出发较晚,锡耶纳的骑手仅跑了12公里,边界就这么被划定了。   

后来,黑公鸡被定为基安帝军事联盟的标志,成为这片地区共同的政治认同。由于“黑公鸡”的形象深入人心,经典基安帝葡萄酒联盟(Chianti Classico Wine Consortium)将基安帝军事联盟的那只辉煌的黑公鸡选作经典基安帝葡萄酒的标志。现在,每一瓶经典基安帝葡萄酒上,都印有黑公鸡的标识。   

4. 教皇新堡(Chateauneuf du Pape):权利斗争下的“教皇之酒”

名酒故事会:我是一杯有历史、有故事的葡萄酒

教皇新堡被誉为南罗讷(South Rhone)皇冠上的明珠,但这颗明珠的兴起也是颇为戏剧化。13世纪晚期,法国国王腓力四世(Philippe IV)希望通过对教会纳税来增加财政收入,教皇卜尼法斯八世(Pope Boniface VIII)也在利用教廷的财产扩大家族领土,二者的对抗十分激烈。进入14世纪后,腓力四世在斗争中获胜,而卜尼法斯八世则在被抓不久后去世。新任教皇本尼狄克十一世(Pope Benedict XI)尝试修复与腓力四世之间的关系,但是没过2年,他便去世了。  

此时,腓力四世为了让新任教皇更好地控制教廷,资助自己的好友、波尔多(Bordeaux)大主教贝特朗·格斯(Bertrand de Goth)竞选教皇一职。而贝特朗在成为教皇克莱蒙五世(Clement V)后,便彻底倒向腓力四世。克莱蒙五世在加冕后将整个教廷迁至阿维尼翁(Avignon)。1314年,克莱蒙五世在出游时发现了一块拥有绝佳的土壤、十分适合种植葡萄的土地,即距阿维尼翁仅20公里的教皇新堡。同年,克莱蒙五世去世,他的葡萄酒伟业则由新任教皇约翰二十二世(John XXII)继承。

1317年,约翰二十二世开始在教皇新堡修建一座巨型城堡。这座修建时间长达16年的恢弘城堡吸引了无数人,使得这里的美酒也声名远扬。根据教廷资料记载,这座城堡周围种植了近300万株葡萄树,种植面积达到了800公顷。约翰二十二世后来将这里酿造出来的酒称为“教皇之酒”(Vin du Pape)。   

5. 科尔登-查理曼园(Corton-Charlemagne):只为了胡子的洁净  勃艮第(Burgundy)明星葡萄园科尔登·查理曼园背后也有着一段令人发笑的趣史。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也是国际扑克牌上红桃K上的人物。相传在1,300多年前,查理曼大帝成为了这片葡萄园的主人,他本打算在春天积雪最先融化的区域种植红葡萄品种黑皮诺(Pinot Noir)。但查理曼大帝每次饮酒时,他那长长的白胡子总是不可避免的沾上红色的酒渍,十分不美观。他的第四任夫人也认为红葡萄酒会染脏他的胡子,有失国君威严。因此,大帝一声令下,将所有的红葡萄藤都铲掉,转为种植白葡萄品种霞多丽(Chardonnay)。

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后人将这块白葡萄园加上了查理曼大帝的名字。现在看来,查理曼大帝似乎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科尔登·查理曼特级园出产的白葡萄酒丝毫不逊于红葡萄酒,品质卓越,造就了勃艮第最璀璨夺目的白葡萄酒。 

6. 1855列级庄(1855 Grand Cru Classes):灵光一闪的酒界标杆  

1855年,法国万国博览会召开在即,当时的国王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想借此机会推广他所喜爱的波尔多葡萄酒,因此一声令下,要求波尔多葡萄酒商会(Bordeaux Wine Council)在博览会上筹办一场波尔多酒展,并对酒庄进行分级,以便于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商会在重重困难之下,把分级任务推给了葡萄酒经纪人工会(Syndicat of Courtiers)。

工会根据原有的分级和酒庄近几年的表现情况,仅用了15天便制定了一份完整的等级制度。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1855年分级制度(Bordeaux 1855 Classification)。这个分级体系为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功地向世界推广了波尔多葡萄酒。现在它已成为很多人挑选波尔多葡萄酒的重要标杆。而拿破仑三世也和这个世界上最权威的葡萄酒分级体系一起被铭刻在葡萄酒的历史长河中。   

7. 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助人恢复青春的“国王之酒”  

拉菲是很多人心中顶级葡萄酒的象征,它的美名连葡萄酒小白也不会陌生。在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Louis XV)的执政时期,它还成为了“国王之酒”,拉菲古堡当时的主人尼古拉斯-亚历山大·塞古尔(Nicolas-Alexandre de Segur)也获得了“葡萄王子(Prince des Vignes)”的称号。关于拉菲如何在法国皇室流行起来,其中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路易十五的首相黎塞留(Richelieu)曾被任命为圭亚那(Guyana)地方总督,他在上任前曾获得医生的一副独特药方:经常喝拉菲古堡的红酒,以保持身体健康、面色红润。于是他在上任后,每天都不忘“服药”。黎塞留回到巴黎后,果然因更甚从前的面色引起了路易十五的注意。有一天,路易十五将黎塞留召到宫中,询问其变年轻的原因。此后,拉菲古堡的红酒在法国皇室中风靡起来。   

8. 罗曼尼·康帝(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任性”的“法国酒王”  

法国酒王罗曼尼康帝将“有钱任性”这四个字诠释得淋漓精致,而在酒庄的主人资金匮乏的时候,它依旧也是人们为之任性的对象。18世纪60年代,酒庄的主人克伦堡(Croonembourg)家族债务缠身,被迫出售勃艮第最著名、最昂贵的葡萄园——罗曼尼园(Romanee)。摩拳擦掌的问津者不在少数,但当这些人知道两位大人物欲买下这块葡萄园后,就不敢再去凑热闹了。

这两位大人物,一位是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堂兄弟、波旁王朝的亲王路易·弗朗索瓦·德波旁(Louis Francois de Bourbon),即康帝亲王(Prince de Conti);另一位是在朝野影响力极大的法王情妇——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最终,康帝公爵击败蓬巴杜夫人,入主名园,并用将其命名为罗曼尼·康帝(Romanee-Conti),出产的美酒仅供皇室享用。不过,他为此花费了8,000金币,相当于法国顶级葡萄园售价的15倍之多!  

以上这些传奇故事有些是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而有些是真正的历史事实,但无论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还是人们杜撰出来的传奇,都是葡萄酒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